塑料瓶、牛皮纸、易拉罐,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包装。在绿色环保理念步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,包装行业也迎来了向着绿色、简约、低碳转变的新风口。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常识,让使用绿色包装成为社会共识,也是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要义之一。
近年来,为了提供更低碳、更环保的饮料包装解决方案,许多国际食品饮料巨头都在努力做出更多尝试,包括减小饮料标签使用面积、使用更环保的非PVC标签以及面向市场推出无标签瓶装饮料等。近日,可口可乐承诺,到2030年实现全球25%的包装可重复使用,比2020年提高9%,此举受到环保组织的欢迎。
目前,无标签瓶在欧洲、印度尼西亚及日本韩国等地区上市销售较多,当中受欢迎的原因不乏政策的支持。举例而言,日本在2020年最新修订的《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》中指出,允许没有任何标签的PET瓶销售饮料、矿泉水或调味品。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强日本回收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。
我国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,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,借此对塑料污染、商品包装等进行了规范。从2020年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到《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》,到2021年《“十四五”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》,再到“3060双碳政策”的提出,以及“八部门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”,我国市场正在不断升级塑料污染相关治理政策与战略布局。
当然,除了监管部门,相关企业也在探索尝试,“更瘦更绿”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在产品包装方面努力的新目标。据了解,苏宁物流从2014年正式启动绿色包装探索,从包装回收、电子面单、一联单、3D装箱到共享快递盒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。
截至目前,苏宁物流、天天快递全国范围内电子面单普及率接近100%;胶带减宽、减量填充物等绿色减量化包装实现100%覆盖;共享快递盒作为苏宁物流绿色循环包装的创新产品,全国累计投放量突破40万只,一年投放使用累计超过1亿次,节约的胶带可绕地球3.74圈。
看似小小的一个快递包装,牵动着政府机关、快递企业、电商平台、消费者等各个主体,联动着材料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使用和回收管理等上下链条,也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。要想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,让行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,今后各方还需要从制度、技术、人才、管理等多方面着手。
毫无疑问,妥善处理快递包装问题,对于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和促进快递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而随着绿色包装设计理念的风行,减量化、可回收、可降解将成为行业实现健康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原标题: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受推崇,减量化、可回收、可降解成行业发展新诉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