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

您现在的位置:兴旺宝>包装机械网>资讯列表>逐“绿”前行!包装产业转型背后的千亿级低碳经济蓝海

企业推荐

更多

逐“绿”前行!包装产业转型背后的千亿级低碳经济蓝海

2025年03月20日 14:19:48 人气: 11417 来源: 智能制造网整理
 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,也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、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。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,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超过90件。
 
 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国务院关于修改〈快递暂行条例〉的决定(草案)》。会议指出,针对快递包装问题对条例进行专项修改,有利于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、减量化、可循环,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。
 
  无独有偶,《"十四五"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明确要求到2025年实现电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装,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。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已有28个城市实施强制性包装回收政策,带动京东、顺丰等头部企业投入循环包装研发资金超15亿元。
 
  我国可循环包装市场在政策驱动下快速扩容。2023年市场规模达485亿元,同比增长22%,其中快递、生鲜冷链、汽车零部件三大领域占比超75%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连续三年保持在15%以上。
 
  例如,快递领域,循环包装渗透率突破12%,折叠式循环箱单次使用成本较传统纸箱下降40%,菜鸟驿站已部署10万+智能回收终端;生鲜冷链,生物基PLA保鲜膜技术突破,损耗率从8%降至3.5%,盒马鲜生冷链循环箱周转次数达50次/年;汽车零部件,标准化金属周转架替代木制托盘,广汽集团通过"容器银行"模式降低包装成本30%。
 
  据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》预测,2025年可循环包装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,带动再生塑料、生物基材料等上游产业新增产值1200亿元,年减碳量可达5000万吨,相当于三峡电站2年的减排量。这一增长引擎正推动电商与物流行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绿色增值”模式转型。
 
  再生PET材料产能扩张至350万吨/年,中石化开发的秸秆基生物塑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。
 
  值得关注的是,可循环包装推动逆向物流体系升级,菜鸟网络构建的"包装-回收-再生"闭环系统,使单个循环箱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降低62%。例如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包装全生命周期追踪,菜鸟网络“绿链系统”可精准计算每个包裹的碳足迹。
 
  虽然我国循环包装市场规模已达欧盟的1.8倍,不过回收体系完善度仍有差距。
 
  德国DSD绿点系统回收率达89%,而我国目前循环包装平均周转次数仅7.8次,较发达国家15-20次水平存在提升空间。成本瓶颈待突破,当前循环包装初始投资高出传统方案3-5倍。
 
  可循环包装不仅是环保命题,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。我国包装业正以“绿色”为支点,撬动万亿级供应链创新市场——预计到2025年,绿色包装将带动智能回收设备、低碳材料研发等衍生领域创造超2000亿元新增价值。
 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qq:1097660699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兴旺宝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兴旺宝,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,https://www.xwboo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